《桃花源記》到底在寫什麼?(中):禮教的問題在於語言的模糊,這就是《獨立宣言》和《論語》的差距
2024-04-30 12:07:45

  • 《桃花源記》到底在寫什麼?(上):陶淵明認真講了鬼故事,桃花題於而底色是源記語言語無垠的絕望

語言的模糊帶來思想上的模糊。模糊到最後,到底的問的模獨立一群人、寫什宣一個國家、麼中一個文明,禮教一團漿糊。糊這和論

儒家的差距問題很多,而其中絕大多數的桃花題於問題都是由語言的模糊性引起的。比方《周易・升卦》說:「君子以順德,源記語言語積小以高大」。到底的問的模獨立「德」究竟是寫什宣什麼?怎樣才算順從這個虛無飄渺的「德」?這就像中餐菜譜裡寫的「糖、鹽、麼中味精少許」一樣。禮教他奶奶的糊這和論什麼是少許,你最好跟我說清楚什麼是少許(搖晃搖晃搖晃)。

儒家的所謂「思想」,事實上更像是一種獨裁規定。為了要矯正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崩樂壞,儒家的藥方是「克己復禮」。這是要求,不是建議。這種強制性,並沒有讓人們真正去思考和辯論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去過的,以及究竟什麼樣的人生才不虛此行。儒家只是在不斷的替所有人打分數,像是風紀股長,挨家挨戶的登記:君子、君子、小人、小人、小人、小人、君子、小人。孔子駕鶴西去之後,評審席空了,大家拿著菜譜,面面相覷。

儒家的理論缺陷是本體論(Ontological)上的缺陷。他們在嘗試解釋「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」時,就已經全錯了。

儒家和禪宗是一以貫之的雙胞胎兄弟(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佛教興起時會有那麼多的儒家士大夫心向禪宗),他們的先驗假設都是人心裡存有善(見孟子「XX之心,人皆有之」的排列組合與禪宗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的論斷)。他們認為人類是善良的,只是這種本性需要挖掘。一旦挖掘出來,人人可以成為君子,人人可以成佛。他們將這種先驗假設推而廣之,認為每個人都具備相同的潛力,於是他們的理論就原地爆炸了。

為何如此?事實上,我們甚至不需要借助梅洛龐蒂(Maurice Merleau-Ponty)的《知覺現象學》,就能夠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感官體驗是有差距的。這種感官體驗的差距輔之以人與人之間成長背景與經濟情況的不同,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邏輯和判斷標準。

顏回「一簞食,一瓢飲」很開心,干我什麼事?顏回的開心是他的開心,我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開心?我就覺得在海灘邊看美女很開心不行嗎?我就覺得買一台藍寶基尼在路上飆車很開心不行嗎?我就覺得開一間公司當大老闆很快樂不行嗎?

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
付費加入TNL+會員, 獨家評論分析、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/ 月1490 元 /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,可隨時取消,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? 登入

(作者:DIY配件)